写好医保改革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2022-05-16 10:52:39 来源:云南消费网

  过去在农村有一句话,“救护车一响,1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3年活白干。”疾病,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直是难以承受之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从医疗保障基础入手,以“保基本、可持续、全覆盖、推改革、优服务、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深入开展医保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制度作用,切实提高全州人民医疗保障受益水平,织起了一张密密的兜底保障大网。

  如今,红河人民彻底告别了10多年前缺医少药、治病成本高的时代。医药、耗材集采落地,就医用药便宜了数倍,患者笑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进入待遇支付阶段,重度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减轻,家属们激动得落泪;医保窗口24小时自助服务、中午不打烊等举措,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

  截至目前,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389.74万人上升到439.8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46.07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93.75万人,参保率达98.22%,红河州医疗保障工作步入新时代。

  筑牢根基纵深推进改革惠民生

  新时代的医保改革要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让医保制度走向成熟、定型,让人们有更可靠、清晰的医保预期。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成立3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切实将改革作为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州医疗保障局局长钱桂芹说。

  蓝图已绘就,改革正当时。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合并实施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规范统一职工医保和大病保险、做实医保统筹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先后落地,红河州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构建,确立了红河州医保改革的“四梁八柱”。

  “红河惠民保”项目在红河州落地后,我州参保人可享受人均80元超低价格投保,以及个人负担的医保报销范围内自付费用报销80%、100万保额、25种特定重疾用药等权益。城乡居民试点医疗机构105家,医疗机构覆盖率、病种覆盖率、医保基金覆盖率分别达44.2%、100%、59.56%,提前完成国家要求不低于40%、70%、30%的目标。

  如今,红河州正织牢织密覆盖城乡、相互衔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兜底保障 缓解就医看病后顾之忧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是党和政府的目标之一。

  “住院费用10余万元,我想都不敢想。在医保报销了70%后,我本人仅需支付2万余元,大病医疗补助又给我报销了一部分,自己没花多少钱。现在的政策真好!”49岁的个旧人王翠萍满脸喜悦地讲述着医保带给她的实惠。

  2021年1月1日,随着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中选产品在红河州正式落地,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700元左右,平均降幅达93%。这标志着红河州医保改革驶入了快车道。目前,全州有7家医疗机构参加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覆盖抗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按照中央、省级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常态化推进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四重保障”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实际报销比例高达90%;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切实减轻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大病保险倾斜政策。根据此政策,个人负担合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达到70%,将保障范围扩大到罹患癌症等25种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当好“守门人” 看住群众“救命钱”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必须管好用好。

  患者明明住院治疗4天,医院却算了7天的床位费……花样百出的欺诈骗保行为,都被红河州医疗保障局利用智能监管系统全面掌握。

  近年来,盗刷、冒刷社保卡,恶意挂号住院、伪造虚假票据报销等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花样频出,破坏医保基金的正常运行,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织密基金监管网共筑医保防护线”集中宣传月活动,是红河州医疗保障局进一步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重要举措。

  自2019年全力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州建立打击欺诈骗保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先后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监管工作,竭力遏制医药机构违规收费、空(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3年来,全州累计处理定点医药机构2513家,追回医保基金本金11354.5万元。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红河州将紧紧围绕推进健康红河建设,不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激活改革创新的原动力,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奋力谱写医保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来源:红河日报)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