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怀,哪有远方

2021-03-05 16:55:51 来源:云南消费网

  生活在昆明的人,也许不知道任怀灿,但是提起“南亚风情园”“南亚风情第壹城”“古滇名城”,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都是任怀灿创立的诺仕达集团旗下的产业,而诺仕达集团从1992年初创至今,已经是一个覆盖旅游、地产、翡翠珠宝、茶业、餐饮娱乐、酒店、商业运营、园林等多个产业的大型集团公司,早已荣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更是云南省的纳税大户。作为集团创始人及现任董事长,关于任怀灿先生的商业传奇故事,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而这次我们只能将重点聚焦在有关茶产业的这10年当中。

  任怀灿,中国共产党党员,翡翠国家标准制定专业委员会高级专家、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厂商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工商联副会长、云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昆明市政协常委。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的创办人,现任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任怀灿同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有着极强社会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也是企业基层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工作中他心怀大局、兢兢业业、毫无懈怠,生活中他克自勤俭、平易近人、作风踏实,深受员工爱戴。几十年来,为了企业的发展,他夜以继日地奔忙着,公司每一个企业都有他的身影,为了把企业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他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为了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员工们都说,他是诺仕达集团里最辛苦的人。

  初见任怀灿,他与笔者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在我的内心,对于目前的现状,也没有什么优越感。”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老企业家,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源自红土大地的绿色情怀

  任怀灿先生是云南文山人,他毫不讳言自己生于农村,从小生活贫困,但是他今天却非常感恩曾经的苦难带给他的那笔无形的“财富”。生于土地,让他对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老百姓,以及云南这方水土上的山川绿树都充满感情。也和众多云南人与茶结缘的情景相似,任怀灿喝到的第一口茶水,也是来自父亲挤满茶叶的搪瓷口缸,云南大叶种茶的这股浓烈劲,霸占着他那时对茶叶的所有味觉记忆。在很长的岁月里,常伴他茶叶都是这些占据了几代人味觉记忆的滇青绿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推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门,任怀灿先生是南巡讲话后云南首批下海创办实业的先行者。他于1992年6月6日创办了昆明诺仕达工贸公司。而他在“下海”之前,是云南省供销系统的一名干部,很早就熟悉了云南茶产业的情况。他一直认为云南的茶产业值得大力发展,“下海”以后,就有心将茶产业纳入企业的布局之中。直到1998年,时机成熟了,茶叶开始从公司的旅游渠道进行推广。据任怀灿介绍,公司在旅游板块的定位是:把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品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这样势必就要挖掘云南的优势产品,在任怀灿看来,除了云南的翡翠,能够在全国形成影响力的还有云南的农副产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云南的茶叶了。

  “早期我们没有自己的工厂和基地,直到2000年在安石路边上的民办科技园,靠租别人的厂房办起了庆沣祥茶厂,开始自主生产。我们一直在研究茶叶的质量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是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对茶叶的销售能产生几何式的增长。当时,云南的茶产业存在分布广、门槛低,小农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比较多的情况。我们也去到云南的各个产茶区实地调查过,发现那时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质量、安全卫生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当时我们就在思考如何为茶产业实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经营寻找一条更好的路。”任怀灿思考的结果是要为七彩云南茶业打造全产业链。

  2006年,任怀灿觉得把七彩云南普洱茶做成全国性强势品牌的机会已经诞生了。他非常认同褚时健提出的“第一车间”理论,他认为茶业的第一车间也应该在田间地头。全产业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牵涉的人群是巨大的,当时公司有不少高层都不赞同做全产业链,认为这是个投资大,耗费人力多,收益慢,利润低的项目。但是,在云南,茶业是真正的富民产业,是和云南的600万茶农息息相关的,也许就是冲着这一点,关乎着他时常心系土地的情结。任怀灿力排众议,不断说服董事们:“茶产业是富民产业,如果大的茶企都能够有强烈的意识,保品质、做品牌、规范经营,用几年的时间把云南的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强势的大产业,那么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增加,如果每家农户在茶的产量上能增加100公斤,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哪怕让每个茶农增收100元也是好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富民啊!我们企业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能做多少,就坚定地沿着这个方向去做。做什么事情不要总想着要得到什么回报,得到什么认可,只要想着把事做好就行了。”

  景迈山上的头脑风暴

  打造七彩云南茶业全产业链模式终于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就在2006年的春天,由任怀灿率领公司的董事局成员,从昆明一路南下,到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几大重要产茶区考察茶园,为茶园基地和工厂选址。这次“南巡”对于七彩云南茶业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怀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斜阳依依、霞光浸染的傍晚,他们一行人到达了景迈山,从惠民开往山上的一路上,初入眼帘的台地茶,在斜阳余晖的照射下,光影层层,美不胜收。当他们上到景迈山的古茶园时,刚好有两个姑娘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背着背篓在斜阳下采茶,有一个小姑娘还哼着山歌,那真实自然的画面让他颇为触动。他也顾不上董事局主席的形象,直接爬到古茶树上,采了些茶芽放到嘴里咀嚼,一口气竟吃了10多片茶叶。而在此之前,因为任怀灿在地州上的朋友特别多,一路“南巡”过程中,他喝了好多酒,用他的话“口腔都喝坏了”,舌头总觉得不舒服,味觉也变得有些迟钝。到了景迈山那天晚上,酒还是没有停,但是第二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口腔竟然完全恢复了!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如此直接地体验到云南古树普洱茶的健康功效!

  2006年以前的景迈山,甚至包括云南的很多茶山,远远不似今日这般声名远播,茶农也不似今日这般富裕,家家盖起新房。那时的景迈山被文人称为“还能看到人类童年足迹的地方”,可换一个角度来说却是生产力落后,生活水平低下,老百姓守着这一山的古树茶,一山的宝贝,却因卖不起价钱,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景迈山动人的美景与茶农的生活状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些再次触动了任怀灿一直存于意识深处的富民情怀。他当即决定当天在景迈山召开董事局会议,商讨公司未来茶产业的发展之路,如何通过茶叶让茶农增收。那一天的会议如同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也都达成了共识,并定下了七彩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大局--

  1、要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

  2、要在普洱茶产区建立自己的工厂;

  3、要建立自己的茶叶研发机构;

  4、要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

  5、要把七彩云南普洱茶从“品”的层面扩大到全民“喝”的概念,为全民喝普洱茶做最大的推手。

  由茶而来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经多方筛选比对,最后任怀灿将原料基地选在了西双版纳的勐海。2006年9月“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也正式宣告了诺仕达集团打造普洱茶全产业链的开始。七彩云南与云南省茶科所达成合作协议,由公司出资,茶科所出技术人员和场地,建立七彩云南普洱茶的专项研究所。公司又顺势把茶科所对面的50亩土地买了下来建工厂。任怀灿认为,这样的组合非常完美,算是借船出海,实现了七彩云南普洱茶的研发队伍的建构。2007年3月15日,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正式开建,刚好那天还是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也预示了七彩云南有决心将产品质量做到让消费者完全满意。

  工厂落实以后,下一步就是基地,原本买一些成熟的茶地是最简单、方便的方式,但是任怀灿第一时间放弃了这个选择,他坚持要自己开垦茶地,并且要以有机茶园的标准来建设新茶地。于是他在勐海布朗山位于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三个村子中间的地方买了块荒地来建基地,从此,漫长且艰辛的基地建设工作便就此展开。

  任怀灿想到这些年基地从无到有,员工们在荒地上开荒种茶,辛勤耕耘,无不感慨万分:“他们帮我实现了把优质茶叶的第一车间放在田间地头的梦。茶园全部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由茶科所的技术人现场指导种植,茶苗也是由茶科所培育的优良品种,实现了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而且,基地的建设也带动了一方老百姓脱贫致富。我们运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把很多农户从贫瘠的农村一家家迁徙出来,变成了我们茶厂的工人,现在他们住在基地,一家一户一个小院子,孩子还能保证有学上,我们企业利用产业扶贫、产业惠民,让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梦我也实现了!这些年,我每次上茶山都很感慨,有两三年时间的春节我都是在基地上过的,白天喝喝茶,晚上喝喝酒,围着篝火跳跳舞,又好睡觉,太幸福了!每次都不舍得回来。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茶产业上,我们一路高歌猛进,‘七彩云南庆沣祥’这个茶品牌也迅速崛起了。它也给我带来了真正的幸福感,这是我在其他产业上从未体会过的幸福感!”

  首都金融街上的茶语茶香

  诺仕达集团的产业不止局限在昆明地区,任怀灿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认为,如果诺仕达集团永远在云南待着不动,那么它永远只是一个云南的本土企业,一个地方性品牌要想走向全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必须要走出去。所以他首选首都北京,因为站在政治、文化的中心,对企业建设、品牌建设的高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他斥资2亿多在北京的二环边买了四层楼办公,2004年9月北京七彩云南商贸有限公司成立,北京七彩云南主营茶业、翡翠珠宝、餐饮业这三大块。

  现在在北京,提到“七彩云南大酒楼”,就算没吃过,也一定知道在哪儿。它定位高端消费,所有的食材都是每天早上从云南空运到北京,从产地到餐桌不超过10小时。这是任怀灿首推的“滇菜进京”项目。如今七彩云南大酒楼已然成为云南在首都的一张靓丽名片。正因为七彩云南大酒楼的“高大上”,无形中提升了滇菜在中国几大菜系中的地位。这对于云南省,无论是形象宣传还是产品宣传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可是,最让任怀灿得意的还是北京的庆沣祥茶庄,因为他是第一个把普洱茶馆开到北京金融街上的人。那里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商贾云集,任怀灿认定,那里现在是中国的金融街,今后会成为世界的金融街,就像美国的华尔街一样,所以他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进金融街。能让普洱茶在金融界立足就意味着站在了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

  那是在2006年,当时普洱茶在国内市场也才刚刚兴起,而任怀灿就有魄力将普洱茶扎根北京金融街,让这个产于中国边地,曾经粗枝大叶的茶品,华丽转身,以高贵、典雅的姿态走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精英人士的视野,在庆沣祥茶庄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茶空间里,多少人在这里认识了普洱茶,喝到了优质的普洱茶,从而深深爱上了普洱茶。

  如今庆沣祥茶庄以金融街为中心,在北京的东西南北已经拥有了5家分店。庆沣祥茶庄在中国传统茶馆的基础上进行升格,开创了普洱茶与云南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以服务推动消费的经营模式。七彩云南在北京站住脚以后,在全国的连锁加盟就展开了。这无疑奠定了七彩云南从云南省大品牌,升格为全国性大品牌的基础。

  天道 人道 商道

  和七彩云南的员工交流,他们常说老任总会教给他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他常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要真正践行却并非易事,它常常被任怀灿挂在嘴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市场负责,对老百姓负责。”一个庞大的集团,也许只是因为常年践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能赢得最重要的商誉。比如从七彩云南专营店售出的所有商品无论是翡翠还是茶叶或是其他商品,都实行“承诺制”,只要发现商品有任何不合格的地方,或者任何欺诈行为都可以投诉并且退货。

  聊起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任怀灿回忆起2007年,云南普洱茶遭受了一场非理性的炒作,在观察了市场状况之后,他下令七彩云南所有的员工坚决不允许参与任何普洱茶的炒作行为。虽然那时候确实赚钱很快,但是他认为如果参与炒作,就违背了他当初“下海”的初衷,违背了自己的经营原则,也违背了做人的原则。这一波恶势炒作令云南的茶产业受伤很重,虽然有人在短期内获利,但也毁掉了一些品牌。然而,与此形成巨大的反差的是,当整个市场都在炒作普洱茶的时候,七彩云南却在自建基地、工厂,进行规范化生产,打造全产业链,保质、保量,却不提价。于是,在2007年后,尽管普洱茶市场陷入低迷,但是七彩云南普洱茶却强势崛起,不仅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而且利润也在正常的市场规律下一步步往上涨。任怀灿说,当年他就站在高处俯瞰江湖一片腥风血雨:“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一个根本性的道理,一个企业无论是从企业理念还是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或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角度,都应该有‘德’--人要有‘品德’,商业要有‘商德’,人讲天道、人道、商道。”

  在生意上,任怀灿重德重道,在企业管理上,他更是精通用人之道。他深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他认为,作为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要能够最大化地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力。“企业要做好,必须要有一支能征善战、拖不跨、打不烂的团队,甚至企业的成败就在于用人之道。”2015年七彩云南普洱茶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上市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加强团队建设,对于那些10多年来忠实守卫在这条战线上的骨干们,我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所以上市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股权激励,实实在在的把股权免费转让给他们。无论是在第一车间,还是在工厂,在研发机构,在企划部门,在中国的各个大区,我都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定量的股权,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自己而做,都在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奔进,这样我们才能众志成城,有这样的队伍,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的?我认为我现在拥有的这个团队是一支具有狼性的团队,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我可以预见,在未来两三年内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这个品牌会成几何式的上扬,在中国的茶叶产业上,它将是一匹黑马。”说到这些,任怀灿脸上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