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出“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十年成绩单

2022-06-21 15:37:55 来源:云南消费网

  记者6月13日从由云南省召开的“云南这十年”省委政法委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平安云南建设置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平安云南建设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疆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的良好态势。

  据云南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委平安云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朝峰介绍,十年来,云南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制定出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为平安云南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通过不懈努力,边疆民族地区法治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度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建设综合满意率达97.6%,对政法队伍执法满意率达95.92%。

  十年来,云南政法系统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12年的30万余起降至2021年的24万余起,全省命案发案数年均降幅达13.7%,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全国率先实现发案数和损失数同比下降、破案数和抓获数同比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2021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5.86%,再创新高。

  十年来,云南政法系统切实扛起为国守边政治责任,全力打造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新格局。通过不懈努力,历史性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更加巩固,云南边境管控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筑牢了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十年来,云南政法系统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切实将平安稳定创建在基层、问题隐患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100%配备政法委员或政法副书记,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全省共划分网格39.2万余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6.7万余人,有效夯实了社会治理“底座”。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十年来,云南政法系统聚焦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风险问题,绷紧保平安、护稳定这根弦,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有效防范应对了各类风险隐患。全省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80%以上,9.5万余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办结。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从2016年的2464起下降至2021年的1478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致死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1.17%、35.48%。

  十年来,云南政法系统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全省共打掉涉黑组织166个,涉恶犯罪集团296个、团伙50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58人,缉拿目标逃犯207人,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3924起,破获多年未能侦破的积案5000余起,依法严厉查处了孙小果案、乔氏家族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案件,维护了公平正义。通过扫黑除恶斗争,2021年全省群众对扫黑除恶成效满意率达98.85%。

  十年来,平安云南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涌现出一批组织领导有力、特色亮点鲜明、基层基础扎实、实际效果明显的平安建设先进集体,选树推出了“云岭楷模”张从顺和张子权父子、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蔡晓东等一批先进典型。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2013年、2017年连续两次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市)称号,玉溪市、大理州2021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西山区、石林县、水富市、麒麟区、马龙区、施甸县、蒙自市、鹤庆县、古城区、德钦县、福贡县等11个县(市、区)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先进县),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水富市、蒙自市、古城区、德钦县先后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

  此外,云南政法系统还把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创新执法司法举措,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深入开展打击涉烟、涉税、传销、非法集资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通过不懈努力,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