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带入考场就算作弊!聊聊高考中的违法犯罪那些事儿

2022-06-02 09:49:56 来源:云南消费网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你在《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上郑重签字的那一刻,你一定留心过里面有这样的内容:保证不将具有通讯功能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违规物品带入考场……

  这样做的后果,也就是我们进入考场注意事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考生一旦将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带入考场,无论主观上是否故意,无论是否开机、是否使用,均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其所有科目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停考1到3年。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九条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也就是手机只要带入考场,无论您看与不看,都将视为考试作弊。

  今年,教育部专门印发通知,2022年高考期间,各地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手机作弊”等多个专项行动。

  今年,我省也开展了手机等通讯设备作弊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强考点、考场两个关键环节的违禁物品安检,配备5G屏蔽仪、考点手机集中保管、扩大无线电信号屏蔽范围等人技联防措施,让手机等通讯设备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了。

  “只要带手机进考场,不管有意无意都算作弊”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缺少点儿人情味,实则是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考生把四书五经誊抄在文具或小书上,藏于衣袜中带入考场。而对作弊的惩罚,也极其严厉,唐朝考试设有兵卫,至清朝则首开“科场作弊者死”的先例,惩罚之严,可谓极矣。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所以,别忘了我们在《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的约定,好好学习,规矩考试,否则,走错一步,悔恨一生。(来源: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