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五大实效
本网讯 2018年以来,昌宁县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目标,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村庄规划和管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6方面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工作顺利通过市级、省级考核验收。具体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不断拓展。2018以来,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户改建18637座,截止2020年底有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1164座,普及率39.89%,比2017年提高25.10个百分点;改建乡镇集镇公厕29座、村委会所在地无害化卫生公厕91座,实现13乡镇集镇有无害化卫生公厕2座以上、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目标;2021年,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任务数为808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改建30座,截止8月31日,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完工5940座,完工率为73.5%,在建1689座;100户以上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完工10座,在建22座。
镇村生活垃圾治理不断规范。一是设施设备配置不断强化。2018以来,县城建有建筑垃圾处理厂1座,全县除田园镇外的12个非城关乡镇共建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座,其中:柯街镇1座、卡斯镇1座;建成有烟气处理的垃圾热解站31座,覆盖10个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3.33%,镇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38%;全县1174个自然村中,有生活圾设处理施(无害化)覆盖的自然村(含田园镇58个)共450个,覆盖率达38.3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58.2%;建成垃圾简易处理设施(焚烧炉、焚烧池)的有925个,覆盖自然村596个,覆盖率达89.1%;配有环卫车128辆、垃圾桶(箱)5896个。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二是2021年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昌宁县乡镇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正在申报财政专项债券。昌宁县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完成;计划8月底启动开工,拟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20吨的小型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项目占地约12亩,建设内容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办公生活用房、辅助生产设施,配套建设日处理能力15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子系统;提升改造日处理能力为100m³的垃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计划购置覆盖全县乡镇的垃圾收集设施设备,包括果皮箱1600个,垃圾分类组合10个,厨余垃圾车2辆,120升泔水桶700个,240L垃圾660个,120L垃圾箱600个,2m³垃圾斗10个,3m³垃圾斗150个。届时将会将垃圾收集设施发放到各乡镇。
生活污水整治不断推进。2018—2020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成柯街镇、卡斯镇、勐统镇、翁堵镇和田园镇新城社区德馨安置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至2020年,有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纳入县城、乡镇集镇统一进行污水治理,在94个自然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99个,434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规范运行,治理率36.97%。2021年完成昌宁县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漭水镇漭水社区许家寨等23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治理,全县累计457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38.93%。新开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0个,目前已完工7个,进入试运行阶段;怒江流域枯柯河柯街断面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漭水镇小湾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正在实施;11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逐步推进。依托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了乡村振兴与县域村庄布局专题研究。目前已编制完成《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漭水社区村庄规划》(2020—2035)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其进行了规划批复及上报备案。全县13乡镇规划管理人员均有国土与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兼任,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组织健全,管理有成效,乡村规划许可覆盖率达到100%。按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要求,到2023年共需编制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外102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年编制30个,2022年编制40个,2023年编制32个。现已将《中共昌宁县自然资源局中共昌宁县委组织部关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通知》《中共昌宁县自然资源局中共昌宁县委组织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通知》印发到各单位。2021年编制的3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其中:15个(省级2个、市级2个、县级11个)试点已由“壹张图”公司进驻13乡镇开展编制工作,15个由乡镇自行开展规划编制。
村容村貌提升取得新进展。2020年底,实现124个村(社区)均通水泥路,1174个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供水人口30.25万人。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30%,5个村(社区)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森林乡村,13个村(社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森林乡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1.54%,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100%,获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命名比例分别达66.67%、75.70%。2021年,一是畜禽粪污治理稳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一期60个子项目已全部竣工,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有效推进。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78%。三是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清理整治取得实效。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全面结束,全县累计排查清除农村户外“假乱俗”广告6397条。四是农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投入资金1400万,实施昌宁耈街至珠街三级公路;投入资金1365万,实施全县较大人口自然村(30户以上)通硬化路;投入资金323万,实施65公里生命防护工程;投入资金134万,实施两座危桥改造。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开展设计评审工作。五是村庄绿化建设稳步开展。完成义务植树72万株,为任务的100%;完成1.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外业调查规划,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六是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稳妥推进。2021年计划复审省级卫生乡镇3个(温泉镇、柯街镇、卡斯镇)、卫生村70个,新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覆盖比例达到82%以上;新创建卫生乡镇4个,对比比例达100%。目前已完成县级考核验收。(洪专)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