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龙门乡庭院经济让农业更有奔头

2022-04-29 15:30:57 来源:云南消费网

  本网讯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来到永平县龙门乡大龙午村,薄雾飘逸、青瓦白墙、层楼叠榭,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绿色种植 “小”规模有大前景

  走进村民何正阳家,院子里、花台上,房前屋后都栽满了重楼,根深叶茂,一片绿茵。“以前我们院子里一般是圈养鸡鸭,或者是堆放柴火等杂物。近年来,乡上、村上也引导我们在自己院子里种植重楼,现在院子变干净了,每年还能增加收入,我大概种了0.3亩,去年收入有13000多元呢!”何正阳开心地说到。院子里的重楼绿油油的,像一朵朵带着希望的小花。

  种植中草药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卖钱,发展庭院经济成了大龙午村群众津津乐道的事。大龙午村副主任杨海林介绍,在乡村两级的引导下,大龙午村许多农户都主动把庭院收拾出来,种上重楼、三七或是黄精。大家在农忙之余,打理庭院里的中草药,农户庭院收拾干净了,还增加了农户收入。“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每户庭院进行合理规划,把庭院经济作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举措。这种方式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群众们的积极性很高。”杨海林说到。

  特色养殖 “小”产业有大发展

  大龙午山间,村民杨正勤赶着一大群羊群回家。一只只黑山羊皮毛黑亮、雄赳赳地叫着,在头羊的带领下往家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前些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回乡创业。杨正勤正是回乡创业中一个,他探索发展黑山羊养殖,闯出一条高山生态养殖的致富路。“我的羊都是放养,每天上午11点左右把羊赶到山上吃草,傍晚又赶回来,不喂饲料。我去年大概养了100多头,基本上供不应求,不愁销路呢!”杨正勤说着,腼腆地笑了。

  据大龙午村农科员陈同文介绍,大龙午村许多农户发展特色养殖,有养殖黑山羊的、有养殖肉牛西门达尔的、有发展生猪养殖的,据统计成规模养殖的大概有50余家,收入达800多万元。“我们村发展特色养殖的农户,县上、乡上、村上都大力支持,政策、技术都给予保障,我们村上农科员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电话,乡上的专家就来了!”说起特色养殖,陈同文有聊不完的话题。

  党建引领 “小”山村有大作为

  “我们大龙午村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地广人稀,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原来主要种植泡核桃,有‘泡核桃万亩村’之称。但是近几年,核桃也不值钱了,我们村要怎么发展?村民怎么增收?这成了一大难题。” 大龙午村主任何丽丽介绍,龙门乡党委、政府充分考虑大龙午村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选好选优主导产业。既要保护大龙午村的良好生态,又要实现产业发展,龙门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庭院经济和特色养殖作为助推大龙午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但是,如何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养殖?村两委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吃螃蟹。村主任、副主任、农科员先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起了重楼;村主任劝说自己的家人办起了生猪养殖场;副主任动员家人养了四头西门达尔肉牛……逐渐地,村民发现院子里种重楼不占地还有人收,价格挺不错;养猪、养羊、养牛等生态养殖,不愁销路。慢慢地,到村上问技术、要种苗的人多了,大龙午村的庭院经济和特色养殖逐渐发展起来,初具规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争取和保障政策支持,继续发展庭院经济、特色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以后,我们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对于未来,何丽丽充满信心 。 (饶 君)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