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跳出苗家新生活

2022-05-30 14:52:13 来源:云南消费网


昌宁耈街打平苗族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本网讯 俗话说,芦笙一响,脚板就痒。跳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是苗族先民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在婉转的芦笙声中,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耈街乡苗族人民踏着轻快的芦笙舞步,传承着先人的足迹,歌颂幸福新生活。



昌宁耈街打平苗族群众在打歌

  今年38岁的王子华家住昌宁县耈街乡打平村下米库村民小组,是苗族芦笙舞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年纪虽然不大,但不论是制作芦笙、吹奏芦笙调子,还是跳芦笙舞,王子华样样精通。他从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习芦笙舞,目前,王子华能够吹奏的芦笙谱调20多种,还能进行山歌即兴创作。




昌宁耈街打平苗族群众在表演芦笙舞:箐鸡摆尾

  据了解,苗族芦笙舞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芦笙是苗族主要文化标志,只要有苗族,就会有芦笙,只要有芦笙,就有苗族的芦笙舞。昌宁苗族芦笙舞种类中最具代表性是“箐鸡摆尾”,身着“五色衣”的苗族男子边吹芦笙边跳舞,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旋转,铿锵柔美的舞姿,像极了“箐鸡摆尾”的动作。据当地苗族居民介绍,此舞蹈就是模仿箐鸡摆尾的动作,寓意与箐鸡一起载歌载舞。表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昌宁耈街打平苗族群众在表演芦笙舞:箐鸡摆尾

昌宁耈街打平苗族群众在观看芦笙舞:箐鸡摆尾

  在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领下,各级各部门纷纷搭建平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王子华带领的苗族芦笙舞队经常与相连的大理州永平、南涧等地苗族群众交流,并多次到省内外展演,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9年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传承奖。(昌宁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