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承前启后 赋能乡村振兴——看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向新征程

2021-12-17 16:04:08 来源:云南消费网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2021年11月30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草梓再一次带队来到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江南村调研。这已经是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年内第二次由党委书记带队调研走访江南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书法家”的奔走

  江南村是剑川县马登镇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主要居住民族有白族、彝族、傈僳族等世居民族,村子不远处就是海拔4295.3米的雪斑山。

  冬日的江南村,依然是一番好景色。曾经的江南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曾经的江南村,农作物单一,群众收入低,贫困户在脱贫线上挣扎。

  2021年,这里已是另一番面貌,正如李迎春新创作的《江南赋》中的描述:

  后山之巅,杜鹃花海,姹紫嫣红,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悠悠古道,风车呼啸,流水潺潺,天赐圣洁之泉,得山水之灵气,恩泽于斯。

  自然、灵动、潇洒;美哉,江南!

  ……

  脱贫攻坚结硕果

  乡村振兴绘蓝图

  从此江南

  春风化雨

  李迎春是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员工,2002年作为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选派的第一任扶贫干部开展扶贫工作,当时挂钩的是玉龙村。2017年9月,李迎春外派至江南村担任驻村扶贫干部。这已经是李迎春第二次承担扶贫任务。到今天,李迎春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从昆明到马登不到400公里路程,需要花费整整一天时间才能到达。

  李迎春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他另一个身份——“书法家”。

  身为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迎春充分发挥特长,免费为当地公共场所和村民的房舍书写照壁、墙壁,为当地百姓免费书写结婚喜联、白事挽联,为小学生免费讲授书法课,美化环境、营造氛围、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与村民建立了深厚情谊,大家都视李迎春为亲人朋友,真正实现了“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有一段轶事在乡间流传。2019年,李迎春为一位在挂钩扶贫点投资办产业的企业家书写书法作品,这位企业家想以现金作为酬谢,李迎春却婉言谢绝,建议他支持江南村脱贫攻坚事业。这位企业家欣然应允,随后向江南村捐赠了45吨水泥用于扶贫。在李迎春的组织下,水泥首先无偿分给了一户危房户和一户无房户,迅速启动了这两个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新房建设。哪知,看到两户贫困户分到水泥,一些不知情的群众找了过来,不客气地质问为什么他们没能分到水泥。面对质问和怨言,李迎春并不生气,反而笑脸相迎、耐心解释。最终,大家明白原委,纷纷表达歉意,也对李迎春的奉献精神再次给予肯定和赞扬。

  这鲜活的故事,仅仅是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帮扶工作中“一张小小的剪影”。

  持续的接力

  “一张张小小的剪影”之后,是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持续十九年的帮扶接力。

  2002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选派扶贫干部来到马登镇,带领全镇人民与贫穷斗智斗勇。

  2020年,通过持续的扶贫接力,包括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定点扶贫村江南村在内的马登镇顺利通过验收,实现脱贫摘帽。

  十九年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贡献金融力量。他们不定期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深入村民中开展反假币、反电信诈骗、反洗钱、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案例的宣讲,切实帮助村民防止受骗上当再度返贫;他们建立党委办公室、工会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协同工作机制,购买农副产品,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消费扶贫;他们帮助挂钩扶贫点多人实现临时务工,主动与安保、家政等公司联系,拓宽就业渠道;他们多次捐赠资金助学,向贫困家庭捐赠子女就读学费,向在校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向学校捐赠电脑、体育用品等教学用具,激励贫困户子女立志苦学、拼搏奋斗……

  特别是在产业扶贫路上,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全力以赴。作为国有金融企业,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在金融助力扶贫时,更加注重服务实体发展,聚焦产业扶贫,统筹好金融资源在各领域的协调配置,充分发挥作为金融机构在扶贫中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突出“造血式”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2018年,通过艰苦努力,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最终成功引进“剑川县丰登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挂钩扶贫点注册成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取得产业扶贫工作推进重大成果。目前,该公司通过租赁土地、招收工人,带动江南村以及相邻村村民实现相关收入共计180余万元,有力推动实现了贫困村民的收入增长。2021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还力促公司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项目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支持力度。

  在文化扶贫路上,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充分结合自身资源和挂钩点马登镇文化氛围浓厚,当地白族、彝族、傈僳族同胞具有良好文化传承的实际情况,以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做足文化文章,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捐资建设两个自然村文化广场,为挂钩扶贫点广大村民提供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的同时,助力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乡村振兴既是脱贫攻坚战的延续,亦是新起点、新征程。2021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及时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担任组长,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担任副组长,其他三位党委委员担任组员;制定了《华夏银行昆明分行2021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防止返贫和金融支持,拟定了七个方面十六项重点工作方向,以及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措施,落实相关帮扶项目,划拨帮扶捐赠资金。继续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着力推进落实产业帮扶;开展党建共建、公益帮扶等活动;结合实际持续做好消费帮扶;拓宽就业帮扶渠道,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

  真心的付出

  帮扶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调研过程中,华夏银行昆明分行行长赵草梓总是不忘问一句:你们有什么困难?

  “我们希望华夏银行昆明分行能对江南村改扩建连接剑(川)兰(坪)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项目给予一定资金帮扶。”

  “我们希望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在镇上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方面予以帮助支持。”

  “今年苹果只销了三分之一,希望你们利用资源优势帮我们扩大销路,做做再营销和推广。”

  “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们精准招商。”

  “幼儿园缺多媒体教育设备,桌椅板凳,希望能为我们解决。”

  ……

  江南村的人们,用难懂的普通话急切地表达着。

  面对他们殷切的期望,期盼的眼神,赵草梓说得最多的另外一句话是:“请你们放心!”此前,和剑川县县长李德琦的交流中,他也承诺:“请你们放心,今年的收尾工作,明年的工作安排,我们都已经统筹推进。”

  承诺背后是责任和担当。赵草梓说:“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把乡村振兴的工作做得更好,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回去好好研究,有些已经开始在做,有些还要再细化,只要有利于乡村振兴的事,我们都要努力去做。”

  尽管疫情一波三折,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党委领导班子仍然每年定期前往驻村点实地调研,前往困难群众家中慰问,落实帮扶政策,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真心实意。

  “一定要先了解村民需要什么,我们在这基础上制定计划。对于乡村振兴的一切,我们都要扛在肩上,记在心里,逐条落实,抓出成效!”这是赵草梓一直牵挂江南村的真正原因。

  责任背后是行动和数据。开展挂钩帮扶以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累计投入资金已近600万元,其中2016年挂钩江南村以来共计投入资金360万元。2017年以来,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和带动服务贫困人口的贷款)100多亿元,信贷扶贫对应项目涉及61户公司企业,通过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共计带动915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及实现脱贫。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积极筹划着下一步。他们将趁春节前外出务工青年回乡的机会组织技能培训,并充分利用与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合作的安保公司、物业公司等资源帮助村民就业;继续做好产业帮扶,认真做好项目规划,拟定科学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切实防止搞成“烂尾工程”;做好金融帮扶,结合剑川实际,为剑川县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融资业务支持,支持剑川县成熟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正用坚毅决心、坚定信心、虔诚真心撑起群众“振兴伞”,正用真情浇铸乡村振兴答卷。(华夏银行昆明分行 供稿)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