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西舍路镇:产业干起来 钱包鼓起来

2021-07-27 09:50:57 来源:云南消费网

  今年以来,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以“花椒、中药材、核桃、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特色产业成为了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西舍路镇特色产业带。

  仲夏时节,走进西舍路镇保甸村委会花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缀满了一粒粒浑圆饱满的花椒,阵阵微风吹来,椒香沁人心脾,村民们也正三五成群地忙碌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花椒。

  保甸村委会大箐村村民李国玲家种植的三十亩红花椒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长势非常好,今年可以卖到五六万元左右,还种黄精、草乌等中药材和魔芋,这些也可以卖到三四万元左右,加起来就有十多万元(收入)。”李国玲开心地说。

  李国玲介绍,在她爷爷辈的时候,家里就种植花椒了,但没有形成规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帮助下,从种苗、技术、销售各方面给予了自己很多的支持,花椒种植面积从最初不到一两亩扩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亩。

  在自己的精心管护下,几年下来,靠着种植花椒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产业搞起来以后,我们的新房子也建起来了,通过努力也开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小汽车,下一步想搞一些养殖,把产品售卖到更大一点的城市,这样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如今,这一棵棵小小的花椒树,已经成了西舍路镇许多村民的致富大产业。为发展花椒产业,西舍路镇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合作社、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使西舍路红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西舍路镇花椒产业迅速发展,全镇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值达600吨以上,去年收益达2400万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花椒产业是西舍路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舍路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按照“三带五基地”产业发展体系,坚持“资金跟着农户走,农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芒果、古树茶、核桃、贡菜、小米辣等特色产业。


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成熟的红花椒。

  截至目前,西舍路镇种植芒果1万亩、花椒1.5万亩、茶叶3500亩,核桃种植保有量13万亩,中药材5000亩,山地蔬菜15000亩,越来越多的“小特产”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2020年全镇实现产业创收3.2亿元,带动群众增收2.4亿元。

  楚雄市西舍路镇镇长王学武介绍,西舍路镇立足本地资源、环境和传统种植优势,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壮大花椒、核桃、芒果、贡菜、古树茶等特色优质产业,将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向产前、产后延伸,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