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龙江乡:做好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2022-12-29 15:16:54 来源:云南消费网

  本网讯 龙陵县龙江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有万亩梯田、万亩松园、万亩茶园、万亩杜鹃、龙江湖、蚌别温泉等“半个云南”丰富自然资源,有匡沛兴事迹红色革命文化,有稻花鱼习俗、傣族民歌、水牛耕田、水磨碾米等传统民俗文化,有炒田螺、稻花鱼、傣味撒苤、红菌炖鸡等舌尖特色美食,有坐拥保山、腾冲、芒市三个机场,高速公路、二级路、乡村道路路路畅通的交通区位优势。

  近年来,龙江乡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以清塘万亩梯田3A级景区为中心,打造“鱼米饮食文化、休闲农耕文化、红色旅游文化、森林温泉康养文化”四张名片,在空间上形成“沿江有湖泊温泉、半山有梯田茶园、高山有森林杜鹃”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形成“春赏映山红、夏住老窝棚、秋尝稻花鱼、冬游龙江湖”的四季特色。国庆期间,弄岗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国庆七天集中推出特色商品一条街、傣味餐馆等,龙江乡弄岗社区国庆七天,累计游客人次6.4万人次;车流量15000多辆次;商铺40间,共计收入24000元;带动周边餐馆、冷饮、小吃、稻花鱼、儿童游乐等项目,共计实现毛收入160余万元。难得的假期时光,不少游客选择和亲朋好友到弄岗品尝傣族美食。


  龙江乡紧紧围绕“农旅小镇”的发展定位,在农旅融合上不断谋划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业态,在林旅融合上不断尝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等形态,在文旅游融合上,不断摸索创意农业、乡村艺术等新形态,通过多方摸索,进一步将龙江传统“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向度假、养生、创意等新模式转变。


  2022年,龙江乡结合乡弄岗乡村振兴示范点、“一村一示范”、稻田公园、森林公园等打造,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民宿、田间步道、茶艺馆、稻田艺术等设施,通过依托万亩梯田、万亩松园、万亩茶园等资源优势,创新推进“稻田+乡村游”“松园+乡村游”“茶园+乡村游”等农旅发展模式,借助举办第六届龙陵·龙江“稻花鱼节”、开展“我在龙江有点田”稻田认领活动、试营业“熊出没”森林公园等举措,带动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松园变乐园,实现群众增收,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乡内旅游头牌“稻田公园”,在国庆佳节头三天,迎来了节日大客流,游客们热情满满,公园内人气火爆,稻田公园9月30日至10月7日共计接待游客6.4万人次;车流量15000辆次;商铺68间,共计收入1650000元;带动周边群众餐馆、冷饮、小吃、稻花鱼、儿童游乐项目,共计毛收入40万元。龙江乡弄福村熊出没森林公园,国庆七天集中推出寻找光头强、跑跑卡丁车、高空探险、行走的秋千等趣味游乐项目,熊出没森林公园从9月30日至10月7日试营业期间累计入园人次11500人次;车流量2800辆次;丛林穿越项目体验793人次;共计收入57228元;带动周边群众水果、冷饮、小吃、稻花鱼、儿童游乐项目32个摊位,共计毛收入91500元。

  龙江乡结合农场品消费市场细分、革新、多样性消费趋势明显,为农场品加工带来巨大空间。龙江是传统的农业乡,每年种植水稻18980亩,产量881万公斤,产值2510万元;种植玉米11060亩,产量318.9万公斤,产值1020.48万元;种植山地洋芋200亩,产量5.1万公斤,产值15万元;其它杂粮2530亩,产量50万公斤,产值142.5万元;茶园面积稳定在1.78万亩,产量1230吨,产值2516万元,养殖稻花鱼1.2万亩。今年,龙江乡“稻花鱼节”期间吸引游客11.2万余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052万余元。“稻花鱼节捉鱼庆丰收”等活动相继在云南新闻联播、CCTV-2财经频道、央视新闻正直播栏目等频道播出,龙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格局。但龙江乡的旅游发展还处于粗放式经营、排浪式消费、低层次发展的阶段,消费方式以传统的“吃饭”为主,消费特征以“一顿饭、一日游”。国庆到龙江乡吃“稻花鱼”、吸螺丝已经逐渐成为游客的首选之地。(张晓睿)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