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打好助企纾困“组合牌” 稳定经济发展“压舱石”

2022-09-14 09:48:07 来源:云南消费网

  今年以来,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打好“助企纾困”政策组合牌,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增强发展活力,全力推动市场主体发展驶入“快车道”,促进全县经济“压舱石”的健康稳定发展。

  打好落实政策“暖心牌”,助力市场主体渡难关。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和扶持措施,紧扣“四推动”的“新引擎”上精准发力,助力市场主体解决优化服务、落实涉企收费政策、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等难题,为企业提供复苏回暖的持久动力。

  推动助企发展政策落地。深入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采取优化政务服务、落实涉企收费政策、精准服务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等措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市场主体渡难关。

  推动解难扶持措施落细。认真落实大理州助企纾困稳定市场主体22条措施,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政策措施落细。积极推行前移服务、上门服务、容缺服务、问需服务,全力开展“三进”企业活动,完善亲商助企“一企一策”、让企业享受“主场待遇”,大力破除影响企业活力发挥的各类阻碍。为新开办企业提供“跨省通办”“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免费寄递等办理结果的“企业开办大礼包”。

  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小。严格执行检验检定收费停减政策。全县停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含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费)和计量强制检定收费,同时督促临期检定的特种设备和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及时申报检验。积极培育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复审期满1户。目前,全县有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户,积极培育申报1户。督促洱源县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免收取37个会员费5.79万元。开展物管企业多收电费清退的工作,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到每个用户,切实把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的目标落到实处。

  推动企业融资纾困落实。助力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和经济下行阶段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作,加大股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广力度,强化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共办理了62笔股权质押登记,累计助企融资122712万元。

  打好优化服务“加速牌”,促进市场主体稳落地。坚持以“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开办更高效、退出市场更便利、市场竞争更公平,市场主体在精心培育中不断壮大。同时,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积极践行“三个工作法”,形成任务部署、推进实施的工作闭环,在一线转作风、优服务、抓落实,确保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全程畅通。

  着力在“宽”上精准发力,营造宽松市场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重点围绕“三准(准入、准营、准出)”,推进“三化(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行三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着力“四减(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腿)”,实现“四零(零距离、零收费、零门槛、零差评)”。目前,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秒批秒办”。今年以来,“一窗通”线上办理221件,占新开办的97%。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分级分类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审批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推进照后减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目前,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中,直接取消审批有7项、审批改为备案有5项、实行告知承诺有3项、优化审批服务有43项,解决了“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办理药品企业99家。开展了5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优化审批服务。实施歇业备案制度,允许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适度“休眠”。共办理歇业备案登记193户。

  着力在“服”上下功夫,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压缩材料时限,实行全程网办。畅通涉企审批政务服务“中梗阻”,着力改善“小窗口”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每一公里”,营造优质高效便捷营商“大环境”。聚焦企业开办的焦点,全面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的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聚焦企业开办堵点,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实行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程度;聚焦企业开办的痛点,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聚集企业开办的难点,全力推行“引导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服务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今年以来,云南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线上好差评价数326件,占总办件数的98.59%,4星以上好评率为100%。

  截至目前,全县实有市场主体15861户,同比增长20.41%,比2021年净增2689户。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428户,完成年度市场主体倍增任务数的97.40%,其中个体工商户净增2348户,完成年度110.34%。“一窗通”市场主体办理221件,“跨省通办”4户。“个转企”设立登记22家,实现个体工商户“小老板”向企业“华丽转身”。

  打好提升营商环境“品质牌”,促进市场主体大发展。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标尺,强化政策衔接、相关制度措施配套跟进,“四推进”持续“管”出公平和质量,提高促进发展“含金量”,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进信用监管促监管增信用。全力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风险分级管理。建立全县“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涉及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21个部门制定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方案计划,完善“两库”建设。全面启动全县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指导和提示市场主体及时年报公示,推迟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限,有效避免了经营主体因未按期年报造成信用风险。同时,简化信用修复程序,确保市场主体资格合法,实现有序经营。今年以来,共修复21家涉及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截至6月30日,内资企业已经申报年报公示1543户,公示率达95.25%,个体工商户已经申报年报公示10809户,公示率达99.98%,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申报年报公示382户,公示率达58.95%。

  推进公平竞争执法促公平增发展。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内部审查机制、第三方评估制度,实现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进一步推进各领域的公平竞争执法。一是聚焦食品安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县完成生产企业风险分级评定18家,检查食品经营户1677户次、开餐学校食堂136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聚焦药械质量安全,将药械日常监督检查与飞行检查工作相结合,严厉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和疫苗储运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防控风险,全力保障“药罐子安全”。三是聚焦特种设备安全,持续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三年行动”,不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加强电梯、涉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将事故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守住“质量安全”。四是聚焦“小切口”贴近“大民生”领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铁拳”行动,查处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以及农村与城乡接合部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多发的重点区域,重拳打击销售药残超标的畜产品、生产销售“偷工减料”劣质钢筋等10大类涉民生领域违法案件,有效净化市场环境,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局共查处案件200件,罚没款共计74万元。发布消费警示、消费提示12条。当前,全县市场秩序稳定有序。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促创新增活力。聚焦重点产业,建立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协同服务机制,以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为重点,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一企一策“质量问诊”。鼓励企业运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品牌创新增值、质效并添活力。目前,全县申报专利授权量73件,发明有效量13件,查处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侵权案件1件。(来源: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