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积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

2022-08-30 14:13:36 来源:云南消费网

  8月29日,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毅向新闻媒体介绍省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响“云南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合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截至上半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46.1万户,净增35.12万户,同比增长16.22%,净增速排全国第5位,超过“十三五”期间年均26.18万户净增数。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更加便捷。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开办时间从2018年的8.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智能化开办”登记注册新模式,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实现“秒审批、秒领取”。深化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惠及新设市场主体44.37万户,占比达46.51%,接近一半新设市场主体享受改革红利。加大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力度。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地址使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一址多照”试点、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一照多址”试点。加大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与公安部门协同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实体公章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网上办事支撑。推进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将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全部2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异地网上申请,制定55项行政审批标准化手册,引导创新主体合法合规开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推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全程电子化。

  贯彻落实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举措更加扎实。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认真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助企纾困稳市场主体24条措施》,指导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三进市场主体”活动。整治违法违规涉企收费。重点聚焦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收费,聚焦保证金、电子政务平台、口岸进出口环节、水电气等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加强教育收费检查,清退违规收费2844.12万元。停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认真执行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文件,停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计量行政审批和计量强制检定收费,降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30%。2022年1-6月共停征、减免3603.99万元。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知识产权服务更加高效。优化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全省专利授权2.06万件,同比增长20.43%;有效商标注册量59.27万件,同比增长22.76%;新增地理标志商标29件,超过2021年核准注册数。狠抓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融资4.13亿元;推进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行业纾困“知惠行”活动,为相关企业提供2亿元贷款额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查办商标案件305件、专利案件36件。

  加强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更加有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将更多事项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推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实现监管“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强化消费维权。创建4401个市场主体为“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企业,712家实体店参与“线下购物7日无理由退货”承诺。积极推广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受理投诉、举报和咨询20.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82.62万元。“铁拳”行动深入推进。聚焦翡翠玉石网络直播违法营销等13个重点领域,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案件1.89万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按照分类监管、过罚相当、信用监管的原则,制定《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第一版)》,明确不予行政处罚36种轻微违法行为。该清单实施以来,对符合适用条件的“首违轻违”的100余家市场主体给予免予行政处罚。

  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要求,当好市场监管的联络员、分析员、监测员、帮扶员,持续优化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为全省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回答记者提问

  当好“四大员” 尽职尽责切实推进市场主体倍增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把推进市场主体倍增作为重要工作,把服务好、保护好、稳定好市场主体作为应尽之责,切实当好“四大员”,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措施,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

  当好“联络员”。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全省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由2019年的1422项精简至727项,精简率达48.9%。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窗发放”,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改革涉及的344个事项直接取消审批51项、审批改备案10项、实行告知承诺33项、优化审批服务250项。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全程网办率达70%,96%的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当好“分析员”。加强日常信息归集和共享,联合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社会智库等,全面掌握辖区内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平台企业,合资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民营经济的分布情况,摸清企业的总体状况、共性问题和分类诉求,深入分析市场主体发展态势、困难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今年以来市场主体退出新设比呈逐月下降趋势,“四上”企业发展总体积极向好,扭转了长期以来发展滞后的局面。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实有“四上”企业17154户、同比增长11.44%,较2021年底净增930户,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增长势头良好;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45户、同比增长16.25%。

  当好“监测员”。持续完善市场主体统计监测制度,加大市场主体注册数、注销数、净增数、活跃度等指标的监测力度。以农业、建筑业、商贸企业、服务业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和旅游业、个体工商户8个倍增培育计划和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计划、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等“8+2”配套计划为主体,以“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四大工程为重点的完整政策体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无缝衔接,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当好“帮扶员”。出台《云南省扶持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工作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等7个“三进个体工商户”活动实施方案,加大9项纾困扶持措施实施力度,切实帮助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推动个体工商户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牵头制定《云南省“个转企”行动实施方案》,从建立绿色通道、简化相关手续、减免费用负担、加强金融扶持、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扫清障碍,力争年内推动2万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将“管行业管党建”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个体工商户开办“一窗通”、优化“个转企”登记,支持昆明市试点“一业一证”改革和企业无干预智能化开办。修订完善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业务手册、办事指南,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推进贷免扶补工作,截至2022年5月,“贷免扶补”扶持创业人员506人,发放贷款9426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含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120户,发放贷款2259万元。(来源:云南省市场监管局)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