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助垃圾焚烧发电更“绿色”
五华垃圾发电厂中控室 供图
西山垃圾发电厂 供图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但生活垃圾成分复杂、热值变化范围大,导致垃圾发电难以实现高度自动化,需要手工调节控制焚烧炉。AI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垃圾焚烧炉的自动运行,不仅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维修、耗材、人工成本,还能大大提升发电效率,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昆明每天产生约7957吨生活垃圾,目前已建成的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能全部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其中40%以上的生活垃圾被送到浙能锦江环境昆明西山垃圾发电厂和五华垃圾发电厂进行处理。2008年至2020年,五华垃圾焚烧发电厂老厂为昆明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490万吨,平均年处理40.83万吨,累计发电量15.74亿度。
“生活垃圾如果燃烧不充分,将产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焚烧系统庞大复杂,环环相扣,控制燃烧温度的难度极大。”昆明五华生活垃圾发电厂职工耿少平介绍,过去为了确保燃烧温度稳定,必须每5秒调整一次参数,一天下来调整近万次。除此之外,每两小时还要进行巡检,精力耗费极大。2018年,该厂引入了阿里云工业大脑。有了阿里云的技术支持,耿师傅不用时刻为炉膛温度奔波。“工作量跟以前相比,至少减了90%以上。”浙能锦江环境企业管理部副经理王汝佩表示,“在投用了阿里云的工业大脑之后,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升了38%,发电量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相当于1吨垃圾增加了绿色电力10千瓦时。”
2020年6月,五华生活垃圾发电厂搬离昆明主城区,在西翥街道大凹村异地重建。新电厂是目前云南省内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可接收300车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2800吨,每天可以发电约120万度,所发的电量除厂内自用外,全部并入云南电网,发电量可供12万户城市家庭使用。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垃圾焚烧后处理设施,对烟气、污水、飞灰、炉渣副产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经过焚烧后的炉渣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来源:云南日报)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