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县: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2021-07-27 16:57:54 来源:云南消费网

  过去,云南煤炭大县的富源,声名在外,教育却一片沉寂。近年来,富源县攻坚克难,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举全县之力办教育。在推进“两轮驱动”和“四大攻坚战”工作中,把教育事业作为打造人才高地、兴县强县的关键工作,围绕打造优质教育核心区目标,加大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投入,推行系列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厚积薄发势头,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华丽转身。

  富源县: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供图

  统筹规划,全县教育布局“一盘棋”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根本。富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来抓,面对过去当地教育缺乏生机,城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乡镇教师缺乏内生动力,富源县委、政府下定决心狠抓教育,提出“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项目如火如荼进行。


 富源县: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供图

  再穷不能穷教育。五年来,富源县找准教育发展症结所在,在全县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下,财政非常困难,毅然勠力同心勒紧裤腰带,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持续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63亿元。仅五年时间,新建5所幼儿园、11所小学、1所初中、2所高中和1所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20所中学、290所小学,维修加固校舍8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22.46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缓解城区孩子“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审核认定。

  2017年《富源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出台,统筹规划,教育布局“一盘棋”。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小学集中村委会办、初中集中乡镇办、高中集中到县城办,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全县统筹规划,分步合理推进。”偏远的富源二中、三中、四中从乡镇整体搬迁进县城,原来的校舍留给乡镇初中使用。通过调整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富源县大胆探索出了边远山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教育由“失衡”发展,终于变成了“均衡”发展,无论是山里娃还是县城的学生,都能享受同等教育资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教育布局的调整,效果日益显现。


 富源县: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供图

  如今,走到富源乡镇村寨,当地最好最美的风景是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免费营养午餐等普惠政策陆续落地,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日前,记者走访了胜境中学、富源一中、富源八中等学校,校园内环境优美,校舍整齐漂亮,师生风貌昂扬向上,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学生公寓楼、食堂、教学楼、科技楼、带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和草坪足球场,应有尽有,富源教育焕发一派生机。

  显山露水,迎来教育的春天

  “我在北大等你们!”2019年高考放榜后,富源胜境中学学生龚欢被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录取,她回到母校向学弟学妹们发出了真诚的邀约,自此富源县打破本土学生“清华、北大”零记录的历史。现如今,富源教育再不是旧模样,通过几年来抓改革、促均衡、补短板、提质量,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公平落地开花,渐渐迎来了教育的春天。

  2019年,富源教育教学创造佳绩,高考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700人大关、达734人,比2018年增加114人,实现了县内办学清华、北大“零”的突破,全市中考状元再次花落富源,富源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全面提升。今年全县高考2人被清华录取、1人被北大录取;一本上线人数976人,比2020年增加120人,比上年提高3.02个百分点;本科合计上线3656人,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1.75个百分点。中考成绩大幅提升,跃居全市前列。多位同学陆续收到全国多所重点大学的通知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富源县教育事业的华丽转身,其实也历经阵痛。政府重教、主管部门推动有力,广大师生及广大家长朋友给力,成绩的背后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努力的结果。”富源县教育体育工委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姚和东表示。据了解,2017年以来,富源县实行了系列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为教育事业厚积薄发打下坚实基础。(来源:云南网)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