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力度之大,滇池大鱼10年后才会上岸了!
浩渺滇池、水天一色,百舸入滇、千帆竞发。
自2012年滇池开湖捕捞以来,每年9月前后,滇池开湖的景象,总能吸引不少媒体和市民的关注。但从今年起,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实施10年全面禁捕,想品尝滇池大鱼,得等到10年以后了。
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实施10年全面禁捕
8月20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正式公布《关于在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禁捕的通告》,从公告发布之日起,滇池全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暂定10年内全面禁捕。
禁渔范围
滇池全湖及主要入湖河道
此次禁捕范围涉及滇池全湖及主要入湖河道。
包括:
◆滇池外海和草海;
◆盘龙江、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金家河、大清河(含明通河、枧槽河)、海河(东北沙河)、宝象河(新宝象河)、老宝象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织布营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含梁王河)、南冲河、大河(淤泥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护城河)、古城河、牧羊河、冷水河等30条入滇河道;
◆郑河路沟、篆塘河、玉带河、花渔沟(茨坝北路以南段)、海明河、广福路截洪沟、漕河、马料河上段、公司沟、石夹子大沟(含瑶冲河)、哨山河、盐井沟、科地小河等13条支流。
新建立的滇池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包括水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建立之日起,纳入全面禁捕范围。
全面禁捕期自2020年8月20日起,暂定10年。经滇池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宣布在此之前实行禁捕的,禁捕时间从其规定;因生态调控需要,银鱼和虾的捕捞时间由滇池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科研育种
需申报专项捕捞许可证
《通告》指出:禁捕期间,因育种、科研、监测等特殊需要采集水生生物的,或针对特定渔业资源进行专项(特许)捕捞的,应严格依照《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及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要求,申报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按照规定的捕捞品种、作业时间、作业类型、作业区域(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常年封禁湖湾及土著、稀有水生植物保护区除外)、准用网具等实施。在特定水域开展增殖渔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由滇池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并组织实施。
在禁捕范围和时间内违法捕捞渔业资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处理。
《通告》要求各区滇池渔业及河道管理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协管巡护制度,加强禁捕宣传教育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严格渔政执法管理,强化联合执法力度。
另外,在禁捕范围和时间内,所有渔船应当集中停放,统一管理。各区滇池渔业及河道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属地渔船停泊点的监督检查。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金沙江云南流域的江鱼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发现的鱼类达上百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迪庆、丽江旅游的持续升温,江鱼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非法捕捞、非法养殖等时有发生,让金沙江土著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渔业资源状况不断恶化。
为有效恢复金沙江(长江干流)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水域生态环境修复,7月1日起,云南对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也就是“八区”已先期于2020年1月1日开始禁捕。
云南禁捕范围包括以下区域
“一江”指云南省金沙江,具体为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德拉村附近入云南处至昭通市水富市横江汇口之间金沙江干流;
“九河”指赤水河(云南段)、以萨河、泼机河、横江、牛栏江、龙川江、渔泡江、漾弓江、冲天河等主要支流;
“三湖”是指流域内滇池、程海、泸沽湖等高原湖泊。滇池、程海、泸沽湖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水域和州(市)确定的其他支流水域,由州(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部门或渔业主管部门确定禁捕时间;
“八区”指流域内3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分别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牛栏江鱼类市级自然保护区(曲靖市级金沙江水系水生动物保护区),金沙江绥江段珍稀特有鱼类县级自然保护区;
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别是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白水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程海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漾弓江流域小裂腹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黎明河硬刺裸鲤鱼及软刺裸裂尻鱼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禁渔后
对渔业有什么影响?是否会对水产品供应造成影响?
云南省渔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10年禁渔不会对云南水产品供应造成影响,全省的水产品供应主要靠养殖,从2019年全省产量看,金沙江干流的出产量是2800吨,只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不到0.3%,并不会影响到全省水产品供应。
将对长江渔业有什么影响?
云南省渔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10年禁捕有利于长江水域休养生息,有利于长江渔业的恢复,将能打破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人工养殖鱼类在经过多代的繁衍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遗传多样性的退化,需要补充优质的野生鱼改变种群,长江是鱼类天然种质资源库,保护好长江的野生鱼类资源,关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未来。
“十年禁渔”只为“年年有鱼”。

扫一扫,关注云南消费网